在2025年10月13日举行的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主旨讲话。他指出:“妇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创造者、推动者、传承者,推进妇女事业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每一位妇女都是主角!”
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女性,她用14年的默默坚守,生动诠释了何为“巾帼担当”。她,就是仓前校区精思苑3号楼的生活老师——徐瑛。
今天,让我们走进徐老师的世界,聆听她的故事。
一、 初心与坚守:校园里的“家”
问:徐老师,14年前,是什么契机让您选择了杭师大、选择了学生公寓生活老师这份工作?
徐瑛:说起来也挺简单的。之前我是在超市工作,经常要晚上11点下班,孩子初中刚好是叛逆期,所以我就想找一份能够兼顾家庭的工作。当时觉得生活老师不就是宿管员嘛,就是看看门、管管钥匙,挺简单的。但真干起来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问:14年是一段非常长的时光,是什么支撑您一直留在这里?
徐瑛:是“被需要”的感觉。你想想,这些孩子大多20岁上下,第一次离开父母,不会套被套、天冷了不知道加衣服、生病了想家……你帮他们一把,他们看你的那种依赖的眼神,就跟看自己家妈妈一样。这种眼神,让我觉得我在这儿,有价值。这么多年下来,我也从一开始的生活老师助理转变为生活老师,还记得刚开始的时候不怎么会使用电脑,甚至对公寓值班会有一定的压力,担心晚上楼里发生突发事情,作为“新手”不知如何处理应对……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我的价值就在这里。与此同时,我由衷的感受到自己在做这份工作的同时也得到了不一样的历练和成长。
问:在您心中,“生活老师”是怎样的角色?
徐瑛: 我不觉得自己是个“老师”,有时候更觉得自己像个“家长”,是孩子们在学校的“妈妈”。是唠叨他们天冷加衣的“天气预报员”,是他们忘带钥匙时的“救星”,也是他们有心事时,第一个想找来说说话的倾听员。
二、 角色与奉献:上千个孩子的“徐妈妈”
问:除了日常工作,您还为学生们做过哪些印象深刻的事?
徐瑛: 都是些小事,不值一提。一定要讲的话,有好几次,我遇到那些需要情绪安抚,心理疏导的孩子,我第一时间站在他们的角度,从他们的心境出发,去肯定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也愿意多和我沟通,解决他们生活上、学习上的烦恼,这个时候,我觉得我既像生活老师也像辅导员的角色。这其中,最让我后怕又庆幸的,是有一个晚上,一个孩子情绪非常低落,我陪着他聊了将近一个小时,生怕他做傻事……万幸,最后总算把他劝了回来。那一刻,我深深感到,我守在这里,不只是管着一栋楼,更是在守着这些孩子们的未来。
问:工作中遇到最棘手的情况是什么?
徐瑛: 最怕的就是学生不理解。比如以前有学生用违规电器,我们去没收,学生情绪很大,说我们“不通人情”。那时候不能光硬来,我就跟他们算账:“你看,这个功率多大,万一出事,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是楼上楼下几百个同学的安全。你想做饭,生活驿站的微波炉随时可以用,阿姨帮你热。”你跟他讲通了道理,他也就服气了。
三、 传承与见证:从“80后”到“00后”的守望
问:这20年,您亲历了学校和公寓怎样的变化?
徐瑛: 变化太大了!以前是铁架床、公共洗浴间,现在都是上床下桌、空调、热水器、独立卫生间,条件好了不知道多少倍。进出管理也用上了门禁系统,比以前方便多了。
问:您感觉“00后”的学生和早期的学生有什么不同?
徐瑛: “80后”“90后”的孩子,感觉更腼腆一些;“00后”的孩子们,更活泼、更有个性,也更敢于表达。但他们骨子里都是一样的,善良、单纯,需要被关心。不管哪个时代的孩子,你真心对他好,他都能感觉到。我自己的小儿子也是“00后”,所以对待他们我也很亲切,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
问:在所有的变化中,您认为始终未变的是什么?
徐瑛: 不变的是咱们杭师大对学生的那份“心”。就是把学生当自己孩子看的心。这个,从来没变过。
四、 寄语:在平凡中绽放
问:您认为女性工作者在后勤服务这类岗位上有哪些独特优势?
徐瑛: 我们女人心细,有耐心,也更感性。能注意到哪个孩子情绪低落了,能听他们唠叨些琐碎的烦恼,能给他们一种妈妈般的温暖。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关怀,可能就是我们的优势吧。
问:您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
徐瑛: 很感谢我的家人,他们都非常支持我。当然我也有遗憾,还记得当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时候,非常辛苦非常忙碌,家人开玩笑,那个时候只能在朋友圈看到我的身影。那段时间也没有好好关注家里二孩的学习,所以导致他的成绩下滑。但是我想,“咱们多费一份心,家长就少担一份心。”家里的事,我爱人帮我分担了很多,让我很欣慰。
问:全球妇女峰会刚刚结束,您想对同样奋战在平凡岗位上的女性同胞们说些什么?
徐瑛: 姐妹们,无论我们在哪个岗位,无论是在办公室里还是在服务一线,我们的工作都是有价值的。首先我们要身体健康,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投入工作,第二,我们要有责任心,用我们的细心、耐心和爱心,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还有就是我们在工作上不要较真,平常心对待,心态放好,尽力尽心,这样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闪闪发光!
问:最后,您想对现在的“孩子们”以及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说些什么?
徐瑛: 孩子们,珍惜在学校的时光,好好学习,也要学会照顾好自己。将来无论走到哪里,做什么工作,都要记住两个字:用心。用心做事,真心待人,这个世界一定会回报你们以温暖。杭师大永远是你们的家,徐妈妈也一直在这里,等你们常回来看看。
【后记】采访结束时,正值学生下课归来,一声声“徐妈妈好”在公寓楼里此起彼伏。徐瑛老师笑着——回应,眼神里满是慈爱。这,就是她的幸福。徐瑛老师用她14年的坚守告诉我们:伟大源于平凡,巾帼何须让须眉?她在方寸门厅之间,写就了最动人的育人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