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微故事”第二十四则:我在师大后勤的四十年
来源 : 后勤集团     作者 : 后勤集团     时间 : 2019-01-25     点击次数 : 77

讲述人:朱瑞华(公寓服务中心经理)


微信图片_20190125105705


1978年暑期,我当时所在的街道——留下街道,贴出了招工启事,原来是文二路的杭州师范学校在招临时工。当时家里经济困难,我就想着先找份工作安定下来,于是就去应聘了。

进了学校以后,我被安排在后勤食堂工作。食堂很小,员工加起来也就10几个人,全校教职工大概是200人左右(当时全校学生也就800人左右)。临时工做了一年后,学校里有了转编名额,但是只有一个,因为表现好,领导就来问我,想不想留校。当时我还是有点犹豫的,回家问家里人的意见。爸爸说,学校好的呀,有寒暑假呀!于是,1979年有12月28日,我就把这事给定下了。记得当时去调档案时,工作人员告诉我,我的档案已经被送去杭州市二商局了,学校办公室的应主任当天下午亲自跑街道和二商局帮我调回档案,如果晚一天,档案调不出来,我就得去二商局工作了。所以也就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命运将我与杭州师范大学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一做,就是40年。

微信图片_20190125105725


一开始我和另外一个员工负责烧柴做饭。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的饭是用饭桶蒸出来的,这饭桶也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样,锅差不多有1.5米高,直径1.2米,一桶可以烧400斤米。不管是烧饭,还是烧稀饭,都用这个桶。因为太高,加水特别麻烦,人得爬上去,上上下下,很不方便。我还记得当时有个临时工,就是在给饭桶加水时,不小心掉了进去,人都烫伤了。

那时候的学校,只有四个部门:校办、保卫、教务、总务,当时还没有学生科,学生事务都归教务管。我们总务科的办公室总共也就四五间。膳食科成立后,我被安排做采购,负责采购食堂的一些原材料。计划经济时代,买东西是要凭票购买的,而且也不是你想要买多少,就买多少,得凭学校学生人数,审批粮、油、煤、肉等副食品计划票额。学生数量慢慢多起来以后,我们拿到的票也慢慢多了起来。领票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集中审批时间很紧,遇到下雨下雪天,我们要排很久的队,因为票是限时供应的,我们一定要在当月月底,拿到下个月的票。

微信图片_20190125105714


当时做采购,每个月都要跑三个地方:粮油公司、食品公司、煤炭公司。学校提供给我们的只有一辆三轮车,条件很艰苦。比如说买肉,我们就要跑很多地方,卖鱼桥、小河直街、米市巷等等。当时的物资相当匮乏,有了肉票还不一定能买到,我就拿着现金,去科技办一个老师的老家衢州常山,到了那边挨家挨户去收购,有一次甚至跑到江西去收购,买好还要连夜赶回学校,因为怕肉臭了!

1981年学校搬到文一路以后,我们有了一辆5吨的货车,买煤,买米,比起三轮车可是方便多了,但是一趟趟的,200斤一包的大麻袋,全要自己背,真得背不动的时候,米袋扛起来立马就摔下来了,还会被人笑话为“白脚胖”,哪像现在都由供货商背。拉煤也是一样,车子开到煤炭公司,也是要自己一撬撬,撬到车子上。这样的采购一直持续到市场经济的到来。

不过买菜基本还是用三轮车,早餐用的一坛坛酱菜、中午要烧的青菜、豆腐、肉什么的,每次都要装得很满才回学校。路过文一路党校门口的桥,三轮车装满根本骑不上去,我就下车推,就我一个人,也叫不到帮忙的人。但曾经也碰到过好几次,住党校桥南边的一位好心人,跟我年龄差不多,看我倒着推就会过来帮我推一把,现在碰到他,都像朋友一样。后来学校配了一辆机动后三轮车,这在当时来说很稀奇,我们骑在马路上也觉得很拉风,买菜相对就轻松些了。

微信图片_20190125105731


80年代末,我被调到膳食科的维修部,修理食堂的冰箱、冷库什么的。因为经验不足,所以我被派到杭州市饮服公司下面的一个冰箱厂去实习,当时我就跟着师傅满杭城的跑,哪个饭店冰箱坏了,我们两个人骑着自行车就往哪里跑,一跑就是半年,然后回学校做维修。

90年代初,下海潮的时候,我又去了学校文二路的招待所负责筹建事宜,当时房子刚造好没多久,很新,我们花了三年的时间,把外教楼、单元套间装修好、执照和消防办好。招待所归学校其他部门接管后,我就又回学校经营贸易部,在山水宾馆租了一间办公室,卖了一年多的电缆,因为胆子小,效益不好,后来又回学校后勤做维修,直到2001年后勤社会化改革,至今我都一直在后勤。

微信图片_20190125105744


时间过得太快,一转眼40年过去了,往事历历在目,我们经历了六校合并,学校从只有800名学生,到现在3万多学生,工资从8毛一天,到现在的几百元一天,后勤员工从8个人,到现在的一千多人……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感恩学校和后勤的培养,改革开放40年,我的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