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微故事”第二十一则:“金牌师傅”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 : 后勤集团     作者 : 后勤集团     时间 : 2018-10-22     点击次数 : 122


23应急维修

 讲述人:林伟国(下沙物业服务中心维修技术员,2017年被评为集团首位“金牌师傅”)

2004年下半年,我正式加入物业服务中心动力维修部,一直到现在,还是在维修部。

刚来的时候,初出茅庐,什么都不懂。遇到有些解决不了的事情,我就请教其他师傅。一次两次还行,时间长了以后,我就想,老是这样请教,总觉得会太麻烦人家,而且有些技巧上的事,别人也不一定每次都会乐意告诉你。那么,要想真正实现创业在后勤,想在后勤继续做下去,怎么办?

之后的十几年维修生涯里,我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思考。一方面继续通过师傅的教导,从他们身上获取经验。从一开始的陈建民主任,到孙新庆主任,到现在的汪金祥主任,我在他们身上学到很多,特别是孙新庆主任,没少教我,现在他去仓前了,我还挺想念他的。另一方面,我也学会自己去积累,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一天天,一年年,慢慢的,自我感觉一年比一年要好,每年都有成长。

回想起这14年,有辛酸,有无奈,也有委屈。师生对我们的工作和服务有时候不那么理解,遇到事情他们可以有情绪,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因为我们是做服务的。在我看来,做服务是最难的。如何才能让师生满意?如何才能不跟他们发生冲突?我到现在都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IMG_6884


我首先想到就是要提升自己的服务技能。2009年,我考了一个高配证(中级),也就是常说的高压进网作业证,现在叫特种作业证。为什么会去考这个证呢?当时下沙校区经常会大面积停电,高配值班房人手不够,就两个人,往往碰到这种突发事件应对不过来,不能及时送电,导致那段时间师生投诉特别多,怪我们效率不够快。其实他们不知道,当时高配房的同事真的已经尽力了,人手不够的情况下要给十几个高配房送电。但现实就是如此,我们没有任何借口,所以我首先想到了自己,我要考高配证,这样我就可以进高配房帮忙,提高送电效率。

活到老学到老。考出高配证后,在日常的一些维修作业中,我还是会碰到一些我无法解决的问题,这让我意识到,仅有这些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记得2016年暑假,天气炎热,突然接到主任电话,钱江学院精工车间一台用于教学的铣床机器突然出现故障,无法启动,老师正等着下午讲课用,维修厂家又不能及时赶到,情况很紧急。我赶到现场,左右查看后是一头雾水,找不到问题所在,因为我平时很少接触这类精密仪器。为了不影响教学,我开始了大胆的尝试。根据以往排故经验,对照线路图纸一步步排查。首先排查控制电路是否正常,并进行空载测试,未发现有故障出现,可以肯定控制线路为正常。接下来继续排查机器的核心部件电动机,当线路恢复后再次启动机器,这时故障出现,终于确定故障点为电动机损坏。我将损坏电动机拆卸下来,安装上备用电动机后,让老师启动机器,终于,机器正常运转。在场的老师非常高兴,一个劲地感谢我。没有为此耽误老师上课,当时的我心里也有一种成就感。

微信图片_20181022145046


这次的维修事件触动了我,决定再次出去学习,考取维修电工技师证。在校外上培训班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多学一些技术,我会经常在课后与授课老师探讨各种线路排故的方法。记得在一次培训期间,下沙校区水泵房值班室打电话告诉我,说这几天水泵运行不太正常,叫我回去看看。当我赶到水泵房查看后,发现与以往相比,高低压水泵频繁切换工频与变频,正常情况下一般水泵会在变频状态,除非遇到用水高峰或是水管大面积爆裂才会启动工频泵,可反复查看各楼宇以及整个校园未发现有大面积涌水情况,水压也正常,这种情况第一次碰到。由于这方面没有太多的经验,我一下子确定不了问题出现在哪里。这一套系统是由PLC编程进行电脑输入设定好的程序到变频器,然后再指令水泵运行。对于系统而言,我是门外汉,巧的是,后来培训课上,老师就讲到了关于PLC编程的原理,我听得无比认真,笔记也做得很详细,遇到不懂的,我就缠着老师帮我答疑,再加上后来自己不断的摸索,我感觉自己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就决定再到水泵房试试。因为如果故障不排除,会造成一系列的元器件损坏。一开始压力表传出假信号,几次尝试后我都没有排除故障,严重的挫败感让我有点想放弃了。但说实在的,我太想把这个故障找到,真得放弃我也不甘心。于是后来,我又翻阅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决定再次动手把压力信号传感器拆下更换,当材料到位时立马动手,没想到更换后就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原有的故障消失了。

一次次地失败,又一次次地被成功的喜悦包围,我甚至都有点享受这样的过程。我很欣慰自己没有被这些小困难打倒,在我看来,遇到困难绝不能逃避,只要想做就能成功,如果每个人身上都能担起一份责任,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

微信图片_20181022145043


每年,集团组织技能比武我都参加。刚开始的几次,我总是落选。失败了当然很伤心,但我更多地会去思考,问题出在哪,我的工艺跟别人比,不好在哪,就这样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改进。2016年,陈建民经理让我去金华参加“浙江省高校后勤物业服务人员技能比武大赛”,一听说是代表集团去比赛,我心里就打退堂鼓了,我就跟陈经理说:“这可不是我个人的事啊,这是代表集团!应该让更好的人去,万一去了没有拿到名次,我自己感觉都丢人。” 他说:“你放心去吧,只要放平心态,努力把任务完成就好了。拿不拿名次不重要。”

于是,副总经理王飞、物业维修部主任孙新庆一起带我去了金华。我心里没底,考官会出什么样的题,现场会有些什么突发状况,我一概不清楚,要去了才知道。这让我紧张的一整晚没睡,直到凌晨4点,我都一直趴在桌子上写写画画。同房间的孙主任看到我的那些图纸,安慰我说别那么紧张,赶快休息一下。我说不行,我要把各种考试有可能出的题目,从心里把它的思路画出来,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要都过一遍才踏实。这可是我第一次参加省里的比赛,万一拿不了奖,打击太大。怎么也得争取拿个名次,尽自己的力量往前冲一冲。

比赛了,题目一出来,发现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现场气氛太紧张了,有些人十来分钟就举手说好了好了,我旁边的人也是不到20分钟就完成了。我只能强迫自己不去管别人,并不停地问评委时间还剩多久,如果来不及,我就要加快速度,并且要尽量在比赛结束前5分钟内完成。因为比赛规则是提前5分钟完成可以加一分,我最后是提前了7分钟。

紧张的评分阶段,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评委们关在房间里不让我们看,等他们走出房间,我看到有个专家的手上拿的是我的作业,我就猜想自己可能有奖,果然,当专家宣布我是一等奖时,我的心,终于放下了,眼前也仿佛出现了一道希望的曙光。

微信图片_20181022145034


去年,我连续第三年获得技术能手评比第一名,集团授予我“金牌师傅”荣誉。这份荣誉我很珍惜,也很感谢集团对我的认可,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能够让我看到希望,同时也给了我一个前进的动力。

下沙物业服务中心维修部现有维修人员12名,我是班组长。我经常会利用晨会,或者平时一起维修时,跟他们讲:“你们不要为了工作而工作,能做的要尽量去做,因为你能在工作中学到很多东西,即使遇到困难也别怕,可以来找我,我会尽我能力帮助你们,起到一个金牌师傅的带头作用。”周志琴书记也跟我说过,让我发挥带头作用,带一带其他维修工,我肯定会这么做,也一直这么在做,尽我能力把他们带好。

任何一个岗位,都会有不如意,要看你怎么看待。同时,我们也要想一想,自己值多少钱,而不是去要求别人给你多少钱。我一直想着要把技术水平提上去,向着“完美”去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