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微故事”第四则:不能忘却的2003,风雨同行
来源 : 综合办公室     作者 : 后勤集团     时间 : 2018-10-22     点击次数 : 58


抗击非典

讲述人:陈巍(物资管理部)

2003年那场猛烈袭来又悄然消失的疫情,使全国人民如临大敌。在这场严酷的战争背后也深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2003年4月25日晚上8点半,杭州师范学院环东校区的会议室里,我们支部正在进行“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讨论正热烈时,我的手机突然响起,接到学校紧急通知,滨江校区有2名学生和疑似非典病人接触,需立即对相关的7名学生进行隔离。如何建立隔离区防止疫情扩散,如何对学生进行疏散分流,如何安排值班工作,在迅速果断做好应急方案后,我与当时的公寓中心经理来国灿、滨江校区公寓部主任胡超便立即赶往滨江校区展开工作。

与此同时,后勤总公司马上召开了非典保障工作紧急会议,要求滨江校区的全体党员和骨干员工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起风雨同舟打赢这场仗。当务之急是建立非典临时隔离区,为了最大程度防范疫情,隔离区决定安排在男生宿舍楼顶楼。学生寝室调整,学生疏散转移,房间全面消毒,安排学生入住,这一系列的工作,在紧张的气氛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场的同志们从晚上一直忙到到凌晨4点才结束。

但战斗才刚刚开始,如何做好隔离期间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才是接下来的重要命题。郑宝梁、胡超、张永祥和我组成了非典应急工作小组,负责隔离点的保障工作。

当时隔离点24小时需要值班,每天需要给学生送食物和各类生活用品,还要密切关注隔离学生的动态,负责隔离区的卫生保洁、饮食保障、消毒工作等。为了缓解隔离点当时凝重紧张的气氛,安抚学生焦虑的心情,工作组的同志们还想了许多办法,为学生送去鲜花、杂志棋类和观赏鱼,带去了来自后勤的那份温暖。工作组的同志们把有可能被疫情感染的危险抛在了脑后,坚守在值班岗位上。胡超同志连续一个多星期没有回家,群众郑宝良主动请缨给隔离学生送饭菜。

后勤总公司向全体党员提出倡议,支持滨江校区抗击非典。集团领导和很多党员主动参与了留置隔离点的值守工作。整整14天,后勤的党员和群众们打赢了这场硬仗。疫情解除了,隔离点也撤离了。隔离的学生发至内心的感受到了后勤人的无私奉献和深情关怀。(其中一位朱昌成同学毕业后还留在后勤工作,现为公寓的生活老师。)

不能忘却的2003,不能忘却的考验。我们后勤党员和员工们要不忘初心,携手同行。这份服务师生的职责、无私奉献的信念,将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