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当陀螺转起来——运动会交通保障工作纪实
来源 : 后勤集团 作者 : 后勤集团 时间 : 2017-09-13 点击次数 : 182
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的人员接送交通保障如何运行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实地采访了集团综合服务中心的交通保障一线工作人员。
正午时分,室外暴晒。校内上下车点的临时帐篷内,两三个司机师傅匆匆忙忙吃完盒饭,钻进车厢,准备动身去接站了。
现场协调的调度吴俊说:“忙啊,你看我们司机都没时间去食堂坐下好好吃顿饭,执行接送任务随叫随到,我们必须保证。”
记者在蹲点的时候看到了司机倪杰拉着满满一车子人驶进校园。“我9月1日完成班车任务后,服从工作安排直接晚上住在仓前校区值班,9月2日早上开始作为接站备用车司机,中间根据接站突发情况完成接站任务2次,下午主动申请还是留在仓前校区值班。”倪师傅坦言道。
记者翻阅了出车调度记录。
最早4点30 发车接站,最晚一趟23点55接站。9月8日大学组代表团报到,当天投入了约40辆车,接站发车近100趟,接送站人员约1700人。
比赛期间,接驳车接送裁判员、运动员、学生志愿者从仓前校区前往仓前中学,半小时一趟对开,每辆车要来回开20趟。每天早上6:30到晚上18:00。
吴俊告诉记者:“调度方面最难的是代表团接送站信息不到最后一刻都可能有变化,我只能根据新的信息重新更改车辆安排。为了避免差错,我们制定了各种紧急预案,如果车子在执行工作任务时出现故障,我们会第一时间安排备用车赶往现场,尽最大可能减少耽误的时间。比如我们为了应对机场航班误点,也在安排车辆时做好了同一辆车2次接站时间上的余地考虑。”
“我们把自己当陀螺转起来,用最好的状态坚持到比赛结束。”吴俊很形象地说出了这支交通保障团队的工作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