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岁已展千重景,新年再进百尺竿。
成果丰硕的2015已经过去,充满希望的2016款款而来。回首过去,集团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大力推进“服务后勤”“阳光后勤”“节约后勤”“平安后勤”“和谐后勤”建设,我们成果显著,心潮澎湃;展望未来,集团上下和衷共济,团结一心,我们信心十足,豪情满怀。
“十二五”期间,集团上下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做保障,后勤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成果丰硕。基本实现了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规范化管理程度逐步提升,节约后勤建设初显成效,服务育人功能不断强化,员工归属感不断增强。荣获浙江省及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等荣誉。集团餐饮、公寓、物业、商贸、医疗、节水节电等工作也先后获得全国、全省高校后勤系统的各类先进。
2015年里,集团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全面启动并深入推进“五个后勤”建设。在做好服务上,启动窗口单位服务提升计划,推出为师生服务“十件实事”,推出和完善教职工净菜服务、公寓生活驿站服务、文印支付多样化、超市开设教师专柜、一卡通消费覆盖所有商贸网点、教职工洗车点等,为集团“加分”不少。在内部管理上,顺利完成了集团岗位层级的重新设计,确立“部门经理岗—部主任岗—班组长岗”的管理层级,并有序完成员工聘任。在节约方面,制定和实施《节约型后勤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减员增效、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为重点,工作开展高效。较2014年减岗100个,计划购置数量减少15.5%,并在运行成本支出、三公经费节约等方面成效明显。2015年,后勤服务平均师生满意率为96.86%,满意度为84.30%,同比2014年分别增长1.7%, 2.49 %。获得了浙江省高校后勤信息与宣传先进集体、校离退休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入选学校“六有”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单位并成为重点培育单位等。公管处根据甲乙方协议组织对集团考核,结果良好。
信心和决心比金子还珍贵,是做好工作的力量源泉和动力所在。2016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从今年开始的“十三五”时期,是学校建成一流综合性大学的决胜期、关键期和攻坚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则大有作为。被动“接招”,坐等机会,恐“作茧自缚”。抢抓机遇,加快集团发展,构建与学校相适应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是集团的必然也是最好的选择,这就要求广大后勤员工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奋发有为。
提振信心,勇于担当,开好局起好步,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强化发展意识。集团历经15年的发展,通过一批批后勤人的努力,集团的发展逐渐呈现出了一种稳中有升的良性循环局面。这些年取得的成绩,学校、师生和后勤员工是基本满意的。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集团目前的保障能力与学校师生的更高要求相比,无论是服务的理念、服务的质量还是对学校发展的有力支撑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集团目前的保障水平与省内外一流高校后勤相比,无论是发展的理念、发展的速度还是在统筹谋划长远规划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要想在学校新一轮的大发展中有所作为,集团上下必须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危机意识和超越意识,自觉把各项工作统一到关乎集团发展的目标上来,拉高标尺、自我加压,全力推动集团在2016年谋求新的更大的发展。
提振信心,勇于担当,开好局起好步,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抢抓发展机遇。机遇一定不能等、靠、要,机遇转瞬即逝,必须创造机遇、抢抓机遇。集团工作现状是点多面广、事无巨细,甚至面临“众口难调”的尴尬。但正所谓“福之祸所伏,祸之福所依”。事物正反两面总是随时转化的。现阶段,我们的服务对象要求后勤的服务个性化、特色化,广大师生甚至已经用市场的标准来期待我们的服务,但很多时候我们的服务意识还停留在“以我为主”的阶段,这是我们的“弱”,但这也说明我们的进步空间很大。2016年,我们要开始或者更好地用“新”的思维来做好“心”的服务。要坚定不移推进“智慧后勤”建设,主动调整既有的服务业态,既要有“关停”,更要有“并转”,从手段上“转危为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节约和创新建设,从服务过程中“转危为机”;要坚定不移地树立“品牌意识”,从服务结果上“转危为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民主建设,重视员工共同发展,从工作机制上“转危为机”。
提振信心,勇于担当,开好局起好步,要求我们必须发扬“钉子精神”,强化执行注重落实。“蓝图”绘得再好,没有执行就是“纸上谈兵”,机遇再好,没有落实就是“假大空”。要想在2016年及今后的工作中,有巩固、有创新、有突破,就必须一如既往地抓好执行和落实工作。要通过强化责任制意识,明确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努力实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局面,最终形成“干好干坏不一样”“做多做少不一样”的工作局面。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磐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