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5日,教育部将对我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这是对我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次综合性、全方位的大检阅。这件事是学校的大事,对后勤总公司来说,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一方面,后勤不能拖学校的后腿,在紧紧围绕学校办学方针的前提下,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另一方面,后勤还要为学校能顺利通过评估增添色彩,亮出自己的特色。
借着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风帆,后勤扬帆起航。2006年下半年,后勤总公司,在巩固已有成绩的同时,集思广益,在完善规章制度建设、优化组织结构、完善服务功能和加强细节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把以评促建工作与群体师德创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群体师德创优,旨在弘扬高尚的职业道德,倡导“满意在后勤、奉献在后勤、创业在后勤”的企业文化精神,把“三服务、两育人”不断引向深入,积极打造“活力后勤、节约后勤、品牌后勤、和谐后勤”。总公司下属各二级部门积极响应,新人新事层出不穷。
场景一:12月8日上午10:20分左右,经贸公司两位超市工作人员冒着大雨,匆匆忙忙赶到师生生活事务中心,拿出装有一叠现金的信封称:刚才有人在超市买东西,把这信封落在了柜台。经事务中心工作人员清点,信封内装有现金6960元。这是事务中心启用以来(2006年9月)接收到的第一笔高额现金。交接完后,两位超市员工又急急忙赶回去上班了。因信封上没有任何有关失主的信息,工作人员无法主动与之联系。不久,失主寻找至事务中心,经核对后办理了认领手续。
场景二: 10月25日10时左右,下沙物业清洁工胡勤英在打扫A411教室时,拾到一只价值3000元的数码相机并马上送到了师生生活事务中心。10点50分,吴同学来到了事务中心,经工作人员核实,确认相机为吴同学后,及时地为她办理了认领手续。
场景三:2007年1月13日中午,饮食服务公司仁和轩员工徐丽娟在顾客吃完饭后整理台面时,发现椅子上有顾客落下的一个包,经查看,包里有1万元现金等物品。不久,这只包就被转到了师生生活事务中心。后失主同学前来报失,经确认,该包为一工商大学学生所有,当时失主已回到温州家中。因涉及金额较大,事务中心要求本人凭有效证件领取。在失主一时无法认领的情况下,事务中心将这笔现金上交给总公司财务中心代为保管。
……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6年9月到2006年底,下沙校区员工拾到上交的物品:手机137只、钱包70个、现金13000余元、MP3 74只、电子辞典26只、U盘15个、校园卡91张……认领率高的如手机100%,少的如银行卡56%、各类计算器、雨伞、收音机等54%。2006年下学期,文一路校区城区物业管理公司仅楼群管理部员工便拾到手机59只,钱包18个,现金3000余元,MP3 25个,U盘3个,电子词典4个,校园卡15张,银行卡26张,其它(收音机、手表、计算器、随身听) 8个……
“失物招领”做为后勤总公司的一项服务内容,其内涵与意义已远远的超出了它表面上所承载的。后勤一线员工都自觉形成拾金不昧的优良品德:2006年下半年,下沙物业公司的陈传菊同志,上交手机14只、MP34只;颜玉兰同志上交手机11只、MP31只,现金200元;尹美同志上交手机10只、MP37只、现金120元;饮服公司赵静同志上交现金1920元……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一直在倡导的美德,也是作为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标准。在市场经济原则遭受强烈冲击下的今天,有多少人还能秉承这一传统?当我们还一厢情愿地期待用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时,拾金不昧现象如今并不尽如人意,人们对丢了东西能否找回来的期望值已经大大降低。“拾金不昧”精神在杭师院,却能得到传递、光大。后勤总公司还专门开辟了相应的服务:只要你丢了东西,都可以到师生生活事务中心登记,一有消息,工作人员会主动与你联系。同样,只要掌握了任何与失主有关的信息,工作人员都会通过一切途径找到失主。
后勤员工的这种拾金不昧精神与主动服务意识的内在化,与后勤总公司的企业文化是紧密联系的。总公司平时就非常注重员工这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特别强调员工道德素质的培养:在新员工入公司必须接受的通识培训中,专门开设职业道德和服务礼仪教育课程;在老员工的业务技能培训课上,也通过开展技能比武,不断强化团队协作和互帮互助精神,以提高服务效率、增强服务理念。后勤人虽多数文化水平不高,领会能力不强,但在总公司“以德治校、以德修身、以德育人”为主题的各类教育培训的影响下,养成了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真诚服务的行为本能。
后勤员工、拾金不昧、高效服务、品牌打造……全体后勤人将在总公司党政班子的带领下,为学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谢陈瑜/文